XGP涨价,失去性价比的Xbox,还剩下什么?

最近微软宣布XGP涨价,一年要1000多块钱了。我是22年白嫖的,朋友的三年XGP马上要到期了,看了一眼现在的价格,一年XGP要650块钱,太贵了——以后还会涨到1000多块,谁还开会员呢?



 



1档的会员跟PS的一档差不多,2档就是PS的二三档,3档才能在主机端玩首发游戏。玩了3年Xbox了,现在的羊毛是越来越少了,可能微软默认玩家账号都是开了Home和登录位共享吧。像我经常做Xbox游戏出租,Xbox号可以设置常用主机,就是PS那边的“认证”功能;不仅如此还有登录位,可以同时登录多个账号,然后切到大号游玩小号购买的游戏,PS的就不可以这样玩了。



 



这么多年主机玩下来,其实我早就“游戏自由”了:Xbox上大部分热门游戏我都有,新游戏基本上免费,或者以极低的价格购入,然后拿去出租赚钱。XGP对我来说,只是每年少买几个游戏,以及偶尔玩联机游戏时用得上。比如最近的《EA FC

26》顶级版,我0元购拿出去出租还赚了几十,相当于去饭店吃霸王餐,吃完了还让老板倒贴钱;包括《寂静岭F》豪华版、《小小梦魇3》豪华版也是同理,都是免费拿到的。像《战地6》这样的网游,我也只花了25块,租了一个一周的Home位玩玩。



 



我认为人都是自私的,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,并不是单纯站队某个平台——只是因为Xbox玩游戏基本上不要钱,才把它当成我的主力游玩平台。很多时候,你与别人的差距就是“认知信息匮乏”。实际上玩了3年Xbox,接近400款游戏里,我只买过238港币的《逆转检察官》和500多港币的《P5T》豪华版,因为我不需要“真正买一款游戏”:时间充裕的话,专一玩完一款游戏只需要几天就够了。最重要的是,Xbox可以改新西兰区,提前5小时玩新游戏,信息匮乏的观众就会问“怎么偷跑了”。



 



怎么薅Xbox羊毛的方法,我基本上都很熟,其实基本盘还在。我还特地买了1599的手柄,来玩Xbox主机用——其实我是把Xbox当PC玩了,一点都不在乎有没有独占游戏,只是因为游戏机的定制系统玩游戏非常方便。我认为用电脑玩游戏太麻烦了:要排查各种故障,上网搜“游戏为什么闪退”“为什么不能运行”,每个游戏的适配还不一样,就像《荒野大镖客2》和《无主之地》那样的渣优化。XSX上也有优化差的,只有《堕落之主》首发版优化很差,不到30帧还经常闪退;而且Xbox不用购买,就能在手机APP上下载任何游戏。



 



我并不是一个画面党,玩游戏时离电视一米多,不会去挑画面细节。22年的时候,我在B站看某个UP主推荐Xbox有多好,当时手上已经有PS5、NS了,出于好奇心,想着先凑齐“御三家”主机,有点成就感,就用攒的钱买了国行XSX。那时候我还是个穷学生,身上只有几百块钱,只能玩索尼和NS的二手盘。记得那会XGP会员一个月就几块钱,开三年只要300,太便宜了。



 



开了一个月会员后,当时刚玩单机游戏半年,资历很浅,就把会员库里感兴趣的游戏都玩了一遍。《如龙》系列我15年上初中时看大主播玩过,结果全系列都进了XGP,当时就把《如龙0》到《如龙7》一口气打通关了。Xbox的“快速恢复”功能也很爽,不需要关闭游戏,打开即玩,不用等加载。玩单机游戏的好处就是,遇到上头的系列作,不需要等续作,直接爽完全系列;像《如龙》这样注重剧情的游戏,不连贯着玩,很容易忘记前作的剧情发展。



 



偶然发现了免费游戏《CFX》,以前玩《CF》玩得多,下了之后发现里面很多菜鸡,一把能杀几十个。IGN给它打低分我是不认可的,我反而觉得非常好玩,后来关服了还是挺可惜的。



 



当时我就是以普通玩家的角度来看,现在的XGP价格涨得太多了。Xbox没有实体光盘可以转手,数字版游戏在低价区还锁区,买了偶尔还会封号。要是Xbox没有价格优势,萌新玩家又不在乎新西兰区提前5小时玩,那真的会凉凉——现在价格真的涨到天价了,就连我这样“游戏自由”的人,都不想去续费最高档的会员了。



 



“游戏自由”指的是,除了冷门独立游戏,Xbox上没有我玩不到的游戏,比如《时间旅者》、《地狱即我们》、《寂静岭F》这些:新游戏玩一周只要20块,老游戏玩一周只要5块钱。Steam上玩游戏无法回血,也不能共享给很多人,所以Xbox是玩正版游戏最便宜的平台。电脑玩盗版游戏当然是免费的,以前我玩电脑的时候,时间充足,收藏了很多资源网站,根本不缺盗版和离线游戏玩。我很理解穷玩家的感受,因为我也是那样过来的。



 



XGP库里面的游戏还是很重要的,并不是说我现在很有钱,而是我知道各种羊毛和漏洞,信息充足就能做到免费玩新游戏。像《逆转裁判123》就进了XGP,我无意间打开玩了一小时,然后上头把全系列都白金了。库里面的老游戏,对于时间不够的玩家还是很有必要的,不过我已经玩通关很多了;而且新游戏首发入库非常重要,能免费玩到很多大作,而PS会员的游戏库里面,基本上是发售一年以上的老游戏,我都玩通关了,没什么兴趣。



 



我刚入坑Xbox的时候,也试了别人推荐的“车枪球”游戏,比如《战争机器5》和《地平线5》,但玩不进去。我很讨厌的一点是,有些游戏“Xbox独不占”——PS和Steam都有,Xbox却没有,而我又不想在电脑上玩,就只能去价格昂贵的PS平台玩。PS玩了三年,真的没什么羊毛可以薅,只能真金白银去昂贵的港服买数字版,玩一周新游戏就要花70块左右。



 



我用习惯了Xbox的手柄,于是特地花200块买了PC映射软件的终身会员——市面上只有这个软件做得最好,能映射PS触控板的任何操作,相当于原生PS5手柄。然后用官方的串流和民间软件时,手柄都没有震动,又花100多买了PC端的《PXPLAY》,因为这个软件串流时能模拟PS5手柄震动,仅此而已。家里局域网内网串流不需要联网,所以没什么延迟;除了PS5第一方适配好的游戏会用PS5手柄体验,其他时候也是用Xbox手柄玩PS5——因为PS精英手柄只有两个背键,我习惯了Xbox精英手柄的4个背键和两个小按键。



 



看了市面上的PS授权手柄,以及批量卖的改装手柄,都不符合我的要求,因为雷蛇的PS授权手柄还没出新款。我自己花240块买了二手PS手柄,找一个非常良心的人改装,花了150块:加了和微软精英手柄一样的背键,替换成了《宇宙机器人》的面壳,摇杆换了TMR的;像按键微动、锁扳机、加大电池这些功能虽然便宜,但用不上就没改。然后花20块买了个墨江R100 Pro转换器,能用PS5手柄玩NS2游戏,我直接把JC(Joy-Con)卖了,只有强制使用JC的游戏没法玩,而我只玩主机模式,基本上不影响。



 



NS2我首发4500买的,就玩了两天蹭流量,后面一直吃灰,早知道该早点卖了。NS2只能玩玩独占游戏,不然我去XBOX和PS都能玩,NS独占游戏感兴趣的不多。



 



扯远了,我在Xbox上玩的原因,就是能切新西兰区提前玩,以及能白嫖游戏,所以XGP涨价是很蠢的行为——因为Xbox走的是性价比路线,没有性价比就没市场了,没那么多人急着玩首发游戏,大不了等着买光盘通关后再卖了回血。另外,我很讨厌游戏搞“豪华版特权提前玩”,因为XGP里的都是标准版,还得额外买豪华升级包。



 



我对微软第一方工作室不感冒,甚至不喜欢旗下的游戏,《宣誓》(Avowed)我根本玩不下去。我还是亚洲口味,喜欢动作类、JRPG之类的,对“车枪球”不感兴趣,《夺宝奇兵》倒是可以试试。我在Xbox上玩的都是第三方好评大作,就像用Steam玩游戏一样,不过我不在乎画质罢了。像《晚班》,还有WALES公司出的很多真人互动影游,在Xbox上的大合集15块钱能买8部;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低价游戏,因为太小众,Xbox平台玩的人太少,Steam的阿根廷区没了,但Xbox的阿根廷区还在,偶尔还会出现“临时工价”。



 



《地狱即我们》3月份的时候,豪华版临时工价只卖50块;《堕落之主》也很便宜,甚至《堕落之主》的临时工版还因为发售时间设置错误,买了的人能提前半天“偷跑”进游戏;《明末:渊虚之羽》的临时工价也是23号能提前一天玩到数字版“偷跑”。



 



其实我是站Xbox的,全网应该没几个人比我更懂Xbox的羊毛——因为这太小众了。我有PS5 Pro,同一个游戏全平台发售,我也会选择画面稍差一点的Xbox版本游玩。之前玩PS5、NS的时候,只觉得“独占游戏很有优越感”,后来玩Xbox后我发现错了:御三家游戏机的玩家之间不应该互相吵架,没意义,大家都是玩游戏的,又不是平台股东,按个人利益选着玩就行了,觉得哪个好玩就玩哪个。



 



Xbox不好的地方就是,一些精品独立游戏不上Xbox,或者上得很晚。《百日战记》我很想玩,结果Steam平台我基本上不玩,NS平台我只想玩独占,这游戏连PS都不上;《底特律:变人》和《暴雨》那几款互动影游,我也只能去PS上打通关。并不是说PC不方便——PC装个《PLAYNITE》能模拟PS系统,接电视后也能像主机一样打开即玩,但我觉得“折腾的快乐在于过程,弄完了就不想打开吃灰了”,以及Steam买游戏不能回血。



 



之前闲得慌的时候配了台新电脑,把电脑弄得非常个性化,下了好几个软件学习使用,到头来还是浪费时间——还是简单点好,折腾一天,最后觉得“也就那样”,没什么新奇的。



 



我最近两年玩游戏的占比:Xbox是6成,PS有3成,Steam和NS各占0.5成。微软如果越来越小气,不让薅羊毛,低价区彻底锁死,那我觉得Xbox离“凉”不远了。白嫖了朋友三年XGP,昨天想让他续费一年,结果要650块——我朋友其实是愿意在游戏上花钱的,之前还预购了好几个价格不菲的大作,之前也免费让我共享他的会员,连他现在都不想续费XGP了,说明涨价涨得实在太过分了。



 



续XGP肯定是奔着玩首发游戏去的,不然跟PS的三档会员就没区别了。顺便说一下,我的PS三档会员也是“白嫖”的:双十二打六五折的时候,买了一年三档会员花了400多,然后把PS5的认证位转租出去赚了180块,PS4认证位赚了90块,PS5非认证位也赚了90块,基本上没花钱。我就偶尔玩一下PS5,跟租非认证位的人基本上不冲突。



 



因为Xbox上一些新出的冷门游戏没人出租,我就自己开了家店铺搞出租;而且新西兰服的PS和NS游戏没人做出租,只能我自己开店铺做这块业务。《羊蹄山》我实际上花了588块钱购买,通过各种回血操作,最后只花了80块就玩到了新西兰版——我说的是纯粹个人玩家视角的花费,没把接广告、视频播放激励的收入算进去。实际上我一年首发玩100多款新游戏,最多只花几百块钱,这都是靠多年玩游戏积累的经验和信息差。



 



另外,我非常讨厌拿Steam版的“提前Key”,所以基本上没有厂商合作。比如同一款VR游戏在Steam和PS上都有,我也会选择用PS VR2游玩——用VR连接电脑会出现很多问题,折腾起来太麻烦了。之前玩Quest的汉化版《刺客信条》折腾了很久,要学怎么弄软路由,还得在电脑上装好几款软件来连接Quest,步骤特别繁琐。



 



我本来就没对Xbox第一方的游戏抱什么期待,只要它能保持性价比就行。我22年才入坑单机游戏,按理说刚接触新游戏平台时会很好奇,但当时就连第一方游戏都玩不下去;在我游戏瘾最大的时候,Xbox的独占游戏都没法吸引我,说明这些真不是我的菜。并不是说入坑晚资历就浅,我现在的游戏库和游玩时长,比一些所谓的“老玩家”都要多。



 



这三年我为了玩游戏失去了很多东西,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玩,很少出门,属于究极游戏宅。玩到现在,其实很多感兴趣的游戏都通关了,也该歇一歇了,现在需要把之前失去的东西捡回来。我现在只希望微软不要再“作”了——当然,这是从个人玩家利益角度出发的,不同的角度,自然会有不同的态度。



 



《Hi-Fi RUSH》我很喜欢玩,结果开发它的工作室也从微软离开了,我感觉微软做不好什么游戏,只适合做好“商人”的角色,运营好Xbox平台就行了。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,微软没什么拿得出牌面的第一方游戏,当然索尼也没几个。



以前开着XGP,等着白嫖第一方首发游戏,根本不会去预购;现在是连XGP都快开不起了,所以我现在是看衰XBOX发展的。


by B站:康妮Koinc6362 发布于 昨天 23:40
若有附件,打赏后可直接下载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
默认
最新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