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今年年初的新品节期间,《梦之形》仅靠着demo的内容就已经收获了“好评如潮”的特别评价。精良的画风让玩家更容易提起兴趣,优秀的手感给足了游戏体验,多样的肉鸽内容又充实了游戏的重复游玩度,而这三点,都是《梦之形》的特色所在。
如果是接触游戏比较广的玩家或许也不难发现,《梦之形》在许多地方其实都有借鉴,从一些基础的肉鸽游戏,再到比较重视团队的moba类游戏,都留有一丝痕迹。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《梦之形》的确融合的很成功,玩家们既能感受到moba游戏机制带来的新鲜感,也能体验到较为轻松的肉鸽游戏乐趣。

作为一名《英雄联盟》的老玩家,上手《梦之形》时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操作模式。使用鼠标以及Q、E、R来释放技能的基础设置与联盟本身的操作相差无几,而W却是融入在WASD的移动按键上,这样不那么“纯粹”的moba模式我原以为会十分别扭,但结果却是上手十分习惯。

从实际的体验来看,虽然键盘的八项操作不如鼠标点击移动那样细腻,但是玩家能够有一个更为即时的操作反馈,在对面技能较为密集的画面中能有一个更加充裕的操作空间,这便是键盘移动的优势所在。
恰巧最近《英雄联盟》为了照顾新的玩家群体,在PBE测试服推出了全新的“WASD”移动模式,这种多元的更新融合让我看见了独游创意的丰富与可行之处。

《梦之形》的主要目标是移动到“急流”的最深处,并在一个个小关卡之中收集记忆或是精粹来实现自己的流派构筑,最终到达孤独之王的天顶结束幻梦。
在这个超现实的梦境世界当中,每一场战斗都是一次挑战,每一个小关卡之中都可能存在机遇。但由于追踪者的存在,路线的规划也是通关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!

在游戏的流派构筑方面,则更是自由多样。仅凭着目前版本中150多种的记忆与精粹,都能组合出数十种通用流派。这些记忆有着简单且明显的风格特性,输出、回复、坦度,三种类型叠加在一块能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和复合化。

而一种记忆能够同时携带三个精粹,且精粹之间的效果同样可以相互触发,不论记忆的好坏,只要精粹的叠加合理,即便白色记忆也能打出超绝的效果。

更不论,游戏的八名角色还拥有各自的星盘天赋系统,选择特定的技能与天赋便能走向角色特有的强力流派!
每一局的构筑没有固定的“主流”,或许这就是肉鸽游戏令人上头的快乐之处吧。

结合目前三十个小时左右的体验来说,游戏拥有十足的爽感,流派的构筑难度也并不算高,很多时候两三个低级记忆or精粹叠在一起就足以应付敌人直到通关。
在高难度下,有着“既视感”的加持,流派构筑变得更加容易,如果能坚持到后续关卡之中,还颇有一种类幸存者游戏的割草体验。
不过数值的超标不仅仅体现在玩家身上,同样也体现在怪物身上。如果是普通难度,在面对boss时没有护盾/回复手段的话,两三下被打死是常有的事。而如果是噩梦难度,容错则会更低。
在首发时游戏的帧数以及优化问题近期的一些更新已经有过调整,虽然没有完全消除,但是感受还不错。
